随着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不断突显,农村污水逐渐成为治理重点。由于农村污水具有水质水量不稳定、收集困难等特点,处理工艺选择需要因地制宜,在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上也不同于城市固有模式。这对那些意图进入农村水处理市场的企业而言,也面临着一定困难。
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如何?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以2012年的统计数据说明: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为1.1亿吨/日,县城为2336万吨/日,而建制镇为2677万吨/日,村庄为3220吨/日。但是城市、县城、建制镇、村庄的污水处理率分别为87%、75%、28%、8%,污水处理率差异巨大。
“建制镇污水日排放量已超过县城水平,建制镇未处理的污水总量为1926万吨/日,已接近城市和县城的总和。村庄未处理的污水总量为2972万吨/日,是城市和县城的1.5倍。”赵晖认为乡镇污水处理现状不容乐观。
一方面是农村大量污水直排的现状,另一方面是村庄污水处理率的增长仍非常缓慢。赵晖表示,自2008年以来,建制镇的污水处理率增长较快,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而相比来说,村庄的污水处理率增长缓慢,平均每年为1%,仍然处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初级阶段。
挑战中往往蕴藏着机遇。住建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范彬则认为,农村污水治理需求庞大,服务人口约为5亿乡村人口,可以拉动巨大的市场和投资。“投资需求如果按照未来30年5000元/人计算,则需要2.5万亿元的投资。运行成本按照60元/人/年计算,则需要300亿元/年。”范彬说。
但巨大的市场预期下也潜藏一些问题。范彬表示,经过调查,我国目前建设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真正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项目不多。投资和绩效完全不匹配。有的项目投资几千万,其绩效很小甚至是无效。此外,在产业方面,行业管理缺失,市场不规范,小微企业流行,整体质量低下。作为具有技术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属性的农村污水处理,需要进行顶层设计。
近年来从中央投入来看,环保口对农村污水治理的投入占比最大,但是总量有限。2009年~2012年,环境保护部投入200亿元用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带动地方政府及社会投入160亿元。
赵晖表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到2020年,全国重点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左右。而规划目标完成难度主要在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新疆、青海、吉林等具备能力的重点镇比例还不足15%。他透露说,今年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可以实现规划目标。
“国家还会不断加大对农村污水处理的各级投入。但主要还要依靠地方政府投入。例如截至2012年,浙江省全省各级投入共300亿元,累计有594个建制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占全省建制镇总数的91%。”赵晖说。
此外,《“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30%,重点镇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30%。目前来看,重点镇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还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还不到2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夏训峰表示,我国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机制。加快制定、完善和细化可操作的农业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