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进入八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密集披露了18个省市区的水污染治理投资计划,总投资规模达到264亿元。
进入8月,水污染治理投资计划密集被批复。8月11日,发改委再次下达五省市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资计划,这五省市为湖北、四川、重庆、贵州、山东,总投资为52.24亿元。加上此前公布的上海、江苏、浙江等13个省市212.65亿元的投资计划,目前18个省份累计水污染治理计划总投资已达264.89亿元。但根据测算,按照“水十条”要求,完成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约4到5万亿元,仅靠政府投资远远不够。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付涛表示,“水十条”等颁布之后,各地都在加紧落地工作,首要任务是调动社会资本:
付涛:各地方都在制定水十条的落地计划,但基本上资金层面上按照PPP的结构设计,是按采购服务、特许经营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是重点的。地方政府也会配套一些资金,但资金比重会比较小。
事实上,继国务院发布 “水十条”之后,财政部又会同环保部发布了《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实施意见。付涛表示,水污染治理多为长期、复杂且资金需求量大的系统工程,社会资本在这项工作中被寄予厚望,但推动PPP模式的难度不小:
付涛: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水安全的一些领域商业模式并不清晰,并没有老百姓像水费一样在末端付费。或者说社会资本的风险控制,和受益要求不能被满足。这就需要政府在财政资金进行服务采购上进行设计。纯粹不能受益的行为有政府来实施,完全能实现收益的由社会资本实施,对于收入不能完全职称完全收益,但又有一些收益行为的,政府要进行相应的一些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