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PPP下半年再加速 水处理项目占据半壁江山
时间: 2016-07-21   浏览:971   【加入收藏】  【字体:

  截至2018年,全国污水处理量将达674亿吨,供水量将攀升至724亿吨,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8.7%和2.4%。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显示,今年3月末污水处理、供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项目总数是1372个,约占项目总数的17.77%。相比1月份,污水处理项目新增647个,污水处理新增投资额达11557亿元。其中,以“水务+PPP”的组合备受业界青睐。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5月31日,全国共发布PPP项目8644个,总投资需求约10.4万亿元。然而,截至4月,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的项目落地率仅有21.7%,出现落地难的现象。在PPP热潮之下,水务行业如何迎接历史机遇?城市水资源“联姻”PPP,怎样才能携手共进?
  对此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龙隆指出,水资源PPP中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P”,即Partnership(合作)。水是特殊产品,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政府必须提供基础的保障,从经营管理上说水务往往是自然垄断,因为单个城市不可能有几套水务管网,同时难以产生超额利润。引入PPP模式后,则需要考虑资本收益和合作的稳定,这些特殊性决定了这种“联姻”必须处理好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合约的稳定性。
  近期,财政部等2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申报筛选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各地要在7月25日之前提交示范项目申报材料,并于7月底之前形成备选项目清单和项目评审工作方案。与前两批示范项目不同,第三批筛选工作由财政部与相关行业部委横向联合开展,是从财政部示范到全国示范的升级。第三批示范项目申报筛选要求注重与我国“十三五”期间重大问题、重点项目有机衔接,更加突出创新和带动示范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在地方密集推进的PPP项目中,水资源项目的热度明显升温。各地推出水资源PPP项目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引进PPP模式能够达到多方共赢的目标。不过目前的情况是,水资源PPP项目发布量大,但落地难。阻碍水资源PPP项目落地实施有多方面原因,诚如项目本身回报率微薄、项目边界不清晰、中介机构经验不足、风险承担不合理、政策不统一等。
  如何让民间资本敢投资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2013年底,我国污水处理量为445亿吨,供水量为641亿吨。据测算,到2018年,全国污水处理量将达674亿吨,供水量将攀升至724亿吨,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8.7%和2.4%。财政部综合信息平台显示,2016年3月末污水处理、供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项目总数是1372个,约占项目总数的17.77%。相比1月份,污水处理项目新增647个,污水处理新增投资额达11557亿元。

  这么大的治理需求,仅靠财政的投入难以满足需求,必须撬动社会资本,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实现水务领域产品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提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介绍,目前财政部项目库里涉水方面的项目达到1400多个,但相关的试点才启动12个。与传统的政府投资行为相比,PPP项目从偏建设、偏工程转向重绩效、重服务从单一的项目延伸到综合治理项目包。流域治理项目综合业务强、河道整治、海绵城市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内容,恰好对接了PPP模式,给具备资本、技术、资源整合能力的众多服务商提供了广阔的商机。在PPP领域中规范的推广运用中,应研究建立水务PPP相关方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约束机制,特别注重建立利益相关方的项目协调和约束机制;研究推进水务PPP模式中信息公开机制的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研究推进水务PPP当中公众参与的立法工作,尽早实现公众参与有法可依;研究加强水务服务行业的绩效管理工作,保障水务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深入研究探索第三方监管机制。 

分享到:
上一篇:西部广安市计划投资13.74亿元建设海绵城市
下一篇:四川武都引水蓬溪船山灌区工程将于8月23日正式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