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且分布不均,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通过发展水环境服务产业,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开拓再生水、增加水资源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水环境治理已成为政府工作重点,投资力度持续加大。近年来,政府对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日益重视,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法规的不断推出,推动了工业企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
一、工业水环境服务市场
1、整体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工业用水总量由2003年的1177亿立方米增长至2014年的135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总量较大,对我国的用水环境产生较大压力。业内预测,我国“十二五”期间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投资总需求约为1250亿元左右,年均治理投资约为250亿元左右,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市场前景广阔。除废水处理,工业水处理系统一般还配备循环水处理、中水回用、零排放等环节,整个工业水处理市场的增长空间依旧很大。
2、新型煤化工水处理市场
新型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主要包括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等。发展新型煤化工有利于缓解国内石油、天然气供需矛盾,亦可延伸煤炭企业产业链。“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特征决定了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的必然性。目前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领先,并已实现商业化应用。
3、石油化工水处理市场
石油化工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国家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2013年石油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高比例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22.75%。根据工信部2012年2月发布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石化和化学工业总产值到2015年将增长到14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速13%左右,为“十二五”石油化工行业水处理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4、其他工业与园区水处理市场
除新型煤化工、石油化工水处理市场外,其他工业废水处理的市场也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造纸印刷、化工、纺织、钢铁和医药等行业。工业水成分复杂,污染严重,处理成本较高。工业废水待处理量持续增加的同时,水质排放标准也将越来越严格,环保监管政策也将进一步加强。
二、城市水环境服务市场
1、市政水处理市场
2003—2014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由247.6亿吨增长到510.3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复合增长率为6.80%。未来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城镇化率每提高1%,意味着有超过1000万人进入城镇居住和生活,以人均生活污水年排放量65吨计,每年至少新产生6.5亿吨的污水排放量,需要配套对应的市政污水处理能力,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2、再生水市场
截至到2010年我国再生水利用规模为1,210万立方米/日,利用率小于10%。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文件,我国仍存污水再生利用程度低的问题,国家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到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全国规划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2676万立方米/日,新增投资304亿元。
三、行业供给情况
我国环境保护管理由污染控制向环境质量改善转型,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和发展趋势。要实现向环境质量改善的转型,必需由以环境技术为基础、环境服务业为核心、高度发展的环保产业作为支撑。
环保部在2013年颁布的《关于发展环保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实现环保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产业规模较快增长,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提供高质量环保服务产品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50个左右环保服务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