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水资源管理。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对用水大户、自来水供水大户实施计划用水管理,指导钢铁、造纸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和中水回用设施。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全面执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鼓励企业、学校、社区、宾馆等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创建活动。
二是强化水污染治理。坚持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三水共治”,稳定运行工业集聚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和配套管网建设改造,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大力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到2020年,流域水质优良率达9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
三是强化水生态保护。完成都江堰市5个县城水厂和22个乡镇及山区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划分,探索划定城市主要地表水体“蓝线”并明确“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编制实施《良好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实施下河排水口排查整治和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力争到2020年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四是强化水环境风险防范。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定期组织对江河湖库周边及工业集聚区开展水环境危险源、敏感点的监测、分析、预测、预警,推进自来水七厂饮用水源保护区、磨儿潭应急水源等重要水生态功能区安全防护工程建设。
|